《工程热物理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的中文期刊,于1980年创刊,主要刊登工程热力学与动力装置、热机气动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多相流、流体机械和工程热物理研究中的实验测试方法及技术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现为单月刊,被EI、CSCD等数据库收录。

查看更多
2025年, 第4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12-27
  
  • 全选
    |
  • 关永刚, 周天, 汪辉, 樊傲然, 王磊
    摘要 ( ) PDF全文 ( )    2025, 46(1): 1-7.
    统计和分析了2024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受理、评审和资助情况。介绍了2024 年度学科面向加强“双碳” 目标在能源动力领域开展的战略研究与立项工作。介绍了学科2024 年度亮点资助成果和2025 年度工作展望。
  • 黄宇鹏, 苏博生, 王异林, 黄枝, 袁妁, 黄祺腾
    摘要 ( ) PDF全文 ( )    2025, 46(1): 8-19.
    针对化学回热燃气轮机循环发电效率较低和水耗偏大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化学回注燃气轮机循环,即将燃气轮机的部分烟气回注至重整反应器,构建甲烷自热重整工艺,从而实现甲烷的高效转化。该技术实现了对燃气轮机烟气余热的提质,提升了循环出功。通过对燃料能量转化过程的改善及对系统换热过程的优化,在设计点工况下,新系统发电效率较化学回热系统提升了9.12%,且在低空压比和高燃气轮机入口温度的条件下体现出更良好的发电性能。经济性分析指出:系统经济回收期为2.3 年,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 林小杰, 毛熠辉, 钟崴
    摘要 ( ) PDF全文 ( )    2025, 46(1): 20-26.
    区域供热系统是协调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并实现可再生能源灵活消纳的重要载体之一。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出力和用户集群热负荷的不确定性对区域供热网络动态输运过程带来的影响,需对源荷双侧的不确定变量和热网的动态特性进行量化分析。本文首先建立了热网的动态输运模型求解其热量损耗和传输延迟特性,其次应用Gram-Chalier A 算法计算系统源荷双侧节点热功率的概率分布半解析式,并采用贝叶斯可信推断计算节点热功率的概率区间。本文选取北京市某二级热网进行模型精度验证与案例分析,该系统拥有90 个节点和109 个管道,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所应用的算法能有效量化计算热网节点热功率的波动区间。
  • 杨勇, 陈宝军, 李广富, 张帅, 刘金田, 李文斐, 孔世宁, 张昭, 刘红, 沈胜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2025, 46(1): 27-34.
    构建了玉米速冻机内堆积床多孔介质传热分析模型,提出了新的利用效率,发现了的波函数和场函数特征。基于此模型,根据降温曲线,预测了多孔介质内玉米降温过程中表面温度、温度梯度、对流传热系数、耗散的分布规律,发现了导热、对流、辐射耦合传热的介尺度特征。研究发现:传热核心的体积尺度、温度梯度增长率决定表面热流密度、对流传热系数大小,内部导热温度降度的波动特性,决定表面热流密度、对流传热系数变化趋势;沿程传热系数可精准预测多孔介质内的温度变化趋势;多孔介质有显著的强化传热作用,面向大空间辐射和多孔介质区域的对流传热系数比例大致为0.6,辐射与对流有一定场协同特征。
  • 王刚, 张震, 姜铁骝
    摘要 ( ) PDF全文 ( )    2025, 46(1): 35-4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槽式聚光器和氧化铟锡/乙二醇纳米流体分频器的新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制备了氧化铟锡/乙二醇纳米流体并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全波长范围内,氧化铟锡/乙二醇纳米流体的平均透射率和平均吸收率分别为69.1%和30.9%。对光伏/光热系统的光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VT 系统的总体光学效率约为89.38%。当南北方向的对日跟踪误差增加到0.2◦ 时,光伏/光热系统的光学效率为84.14%。对光伏/光热系统进行了运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光伏子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为29.1%,光伏/光热系统整体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和系统的热效率分别为19.1% 和19%。变参数分析的结果表明,提高光伏/光热系统的热效率可以通过适当增大纳米流体的入口流速、减小纳米流体的入口温度以及减小外部对流换热系数来实现。

征稿启事

专刊专栏

友情链接